黄豆学名大豆,是改良土壤非常好的作物。 黄豆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,所以种黄豆时不需要氮肥,无论再怎么贫瘠的土壤,都可以种出大豆。 第一次种黄豆时,会有满满的根瘤菌,但种了两、三年后,就会逐渐减少。 只要观察豆科的根瘤菌,就可以了解土壤的情况。种黄豆时如果完全没有根瘤菌,就代表土壤中养分充足。如果超过三十颗根瘤菌,代表第二年要继续种大豆。如果少于十颗,就不需要继续种。
我没有特意留块地方种黄豆,都是套种在作物边上,利用它的根瘤菌来 吸收了空气中无穷无尽的养分,供应作物的生长。这是我第二年种黄豆了,收获的黄豆只发现这三棵有少数的根瘤菌
最多的一棵有6个,其余两棵都只有2-3个。
花盆里的黄豆(与黄秋葵套种在一起)
与辣椒套种在一起的黄豆
长得将近10CM高的番茄旁,只要种四颗黄豆就好,黄豆可以发挥很理想的作用
与黄秋葵套种在一起的黄豆收获比较快,因为它们播的要早一些
收获的黄豆,不长根瘤菌,接下的日子可以考虑不再种黄豆了。
收获的小黄豆分三种吃法,一是剥嫩豆焖肉,二是水煮毛豆,三是老的豆子想用来发豆芽。
5月13拔第二批黄豆,发现其中有2棵有根瘤菌,每一棵都少于10个根瘤菌
5月17日更新
上次说过一豆3吃。水煮毛豆当天就吃了,焖肉隔2天也弄了。豆芽昨晚尝上了。新鲜的豆子,发出来的豆芽,一个坏豆都没有,全发芽了。
临睡前把种子放在水里泡
第二天早上沥去水
倒在纱布上面
再把多余的纱布对折,把豆子全部盖住。再用保鲜袋装一袋水压在上面(压重物,豆芽长得比较壮)
早晚浇一次水(有条件的一天浇3次水),下午浇水时,发现有豆子已经开始露白
第二天早上
第二天下午
第三天已经可以吃了(气温在22-30度之间)
评论